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十场)总决赛上,有点评嘉宾在评价北宋晏殊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认为“似曾相识燕归来”乃王琪所作,却被晏殊直接拿来使用,足见宋人没有什么版权观念。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回到这一名句诞生的年代即可找到答案。 晏殊宋词名篇蕴藏的士大夫版权佳话 晏殊(991年—1055年),文才出众,词作格调婉约,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正是“无可奈何...
人们经常会说“因祸得福”。在古代官场上,也有一些因祸得福的故事。下面这两则,很有趣,也很有启发意义。 01 唐代宰相李吉甫对当时的学子吴武陵印象极差,已经到了讨厌的地步。这年科举考试,李吉甫听说吴武陵也参加了。一天,负责录取工作的官员带着录取名单向李吉甫汇报考试录取情况。 刚一进门,李吉甫就问道:“吴武陵考中了吗?” 巧了,还没等科考官员回话,门外便有太监前...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临西县文保部门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该县尖冢镇跃进渠河坡处,发现一座唐代仿木结构古墓。专家表示,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探讨唐代建筑形制提供了实物依据。 据了解,该古墓是尖冢镇龙潭村农民在渠道内维修引水管道时发现的。历经千余年地壳变化,该古墓没有出现塌陷和变形。墓道宽1.5米,墓室为圆形,直径2.8米。墓室为砖砌仿木结构,使用青砖和条砖平铺竖砌而成,顶部用条砖向上叠涩收成穹窿状。内...
房玄龄、杜如晦这对老哥俩一直搭班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功劳不小。二位得到领导的回报也不少,不但分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第三、四位,还和领导结了儿女亲家: 老杜的次子杜荷娶了太宗第十六女城阳公主,此女乃长孙皇后所生;老房家也不赖,二儿媳是太宗最宠爱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如果生活是童话故事,到这里幸福地结束,那简直堪称完美。 可是生活很奇妙,老杜死后十三年,杜荷参与了太子...
裴耀卿是唐代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名臣。大约开元十三——十九年间(725-731),担任宣州刺史。 裴耀卿任宣州刺史期间,亲民爱民,兴办教育、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促进宣州社会发展,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裴耀卿在宣州刺史任上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了宣州区域社会经济转折性的变化,他立足于宣州区域的视角,调查研究了江南漕运问题,提出了全国性漕运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撬动国家交...
一、裴明礼与罗会 唐代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常住加流动人口达100多万。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必须有相关的服务行业与之配套。只要有眼光,动脑筋,处处有商机。比如每天大量的垃圾废品和粪便,就必须有人来处理,这其中大有钱赚。裴明礼与罗会就是从这两个行业起家的。 据《御史台记》记载,裴明礼是太宗至高宗时期人,他“善于理生”,在长安专门经营“收人间所弃物”的生意,也就是捡破烂。别以为...
西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出土 长3.2厘米、宽1.5厘米、高1.5厘米 玉质碧绿色,圆雕。玉兔四肢弯曲呈蹲伏状,双圆眼向外凸起,长角向后伏,形状如磨菇形,角下有双耳,嘴大张,口部琢一圆孔直通到尾部,孔两面钻成,孔径达0.6厘米。背部起脊,短尾,臀部肥硕,刻出四肢及爪部轮廓,身体只刻出两道区分肢体肌肉的弧线纹。玉质光润。 玉雕兔最早见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就出土过玉兔。...
晋 十六国 后秦 192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出土 长28.7厘米、宽13.2厘米 此纸表面涂布了一层淀粉糊,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最早的表面施胶纸。这种加工纸结构紧密、表面平滑,可塑性、抗湿性、不透水性都较好。有利于书写、绘画。
汉 直径13.4厘米,边高0.3厘米 镜圆钮,圆形钮座,宽平缘。钮上下饰直铭“长宜官”、“寿万年”六字篆书。铭文两侧各饰一龙凤合体纹,龙头、凤头共有一身,外环十二内向连弧纹。龙凤合璧是商、周玉器常用图案,后来发展为“龙凤呈祥”吉祥图案,喻示美满姻缘;吉祥祝语也是汉镜上常见的。
元 照面用具 直径25厘米,边高0.6厘米 镜圆钮,长形钮座内有“至元四年”铭文,钮座上下饰两条穿行于云朵、花叶间的四爪龙,龙身弯曲起伏,龙口大张,作吞火球状,形象生动威猛。
汉 东汉 照面用具 传浙江绍兴出土 直径20厘米,边高0.9厘米 镜圆钮,连珠纹钮座。四乳钉将镜面纹饰分为四区,分别为东王公趺坐、西王母赏乐,四马驾车、狩猎图。其中狩猎图表现的是二勇士跨马并驰,一人手持长矛回首刺一翔龙,另一人则弯弓搭箭,回射一奔跑猛虎,这样的题材表现了勇士与神兽的抗争。东王公与西王母是道教的神仙。镜外围饰篆书铭文带、一周栉纹和两周锯齿纹加一周双曲线纹。
晋 西晋 照面用具 1975年湖北鄂城出土 直径16.4厘米 青铜镜的主纹为四组相对的双凤,柿蒂形钮座的四瓣内饰有佛像。其中,三瓣柿蒂纹中均置一尊坐佛,佛像有肉髻、头光,上有华盖,下有莲座。另一瓣内是一尊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后有一侍者持曲柄华盖,前有一跪拜供养人。镜缘内侧是16个弧形,内分饰龙、虎和凤。 佛像作为青铜镜的装饰纹饰是三国时期吴国和西晋时期青铜镜的特色,考...
晋 十六国 纵24厘米、横142厘米 公元三世纪以后纸写本书籍和经卷大量增多。此纸白度增加,表面比较平滑,结构较紧密,纤维束较少,有帘纹,纸质较细薄。质量明显提高。
宋 宽24.2厘米、长27.9厘米 宋代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品除书写绘画外,大量用于书籍的印刷。
明 纵35.7厘米、横126.6厘米 竹纸在唐代已有生产,明代竹纸产量有了极大提高。竹纸以竹茎为原料,经槌洗去青皮粗壳,蒸煮脱胶后,再经舂捣最后造成纸浆,抄纸晒干制成竹纸。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广东、四川等地竹源丰富,是盛产竹纸的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